1、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慷慨,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标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应。
2、这句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纵死侠骨香犹在,不知何处吟秦楼”,此句富于比喻和怀古情怀,尤其是以“临江渚”为脚跟,视江水为画,时间跨越,显得情调凄婉。
3、此句描述了滕王阁的景象,与下文所提到的岳阳楼一样也是依山傍水而建,优美的环境加上美丽的音乐,把滕王阁的景色、风趣与艺术完美的融合起来,以表达对滕王阁的美好赞美之情。
4、白话译文:
5、这句话主要是以水的状况为题材,表现了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景观。描述了水的广度和高度,并通过美景的描绘,以弥补自然界地域情况的局限性。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和国家的深沉关怀。在庙堂之上,他担忧人民的生活和福祉;在江湖之远,他则担忧国家的安危和强盛。这种高尚的情怀和责任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我们都应该保持对人民和国家的关注和责任感。这种精神品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揽物之情,得无异乎。
8、这句话是范仲淹对大家进行的劝告,表明只要拥有机遇,所以要有机会借用的心态;只要肯坚持创新并拥有勇气,所以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无倍于的真正人才。
9、此句主要表达了九州上的挣扎和种种磨难,以及生命存在的艰辛。这也是范仲淹想要传达给后人的思想。
10、“物换星移几度秋。”
11、最后一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议论。表达自己的阔大胸襟和远大抱负,同时也是对滕子京的劝勉。
13、《岳阳楼记》最后一段使用了议论抒情,作用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4、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物物更替的逐渐变化,以及时间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15、好的,以下是一句赏析岳阳楼记的句子:
1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7、“水浸巴陵溶大荒,巴东三峡接云峰。”
18、这句主要表现了夏日悠长的程度,即时间过得很慢,令人心境悠闲。
19、“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0、《岳阳楼记》一篇文章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但是其中一句话可以说是总领全文,那就是“烟锁汉青,山拥湘流”,这句话是通过描写岳阳楼所在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来展现出作者对于这里的烟云山色、江河湖光的美景的赞美和感叹,也象征着作者思考人生,叹岁月易逝,流水无情的人生哲理。这个句子简洁而又深刻,正是《岳阳楼记》一篇文章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21、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22、《岳阳楼记》(最后一段)原文:
23、“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2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5、“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26、“闲云潭影日悠悠。”
27、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28、《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记录了范仲淹独赴岳阳楼游览的历程,向当代人传达了其为政的思想和人文景观的情感。以下为逐句赏析:
29、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于作文以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