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凉 风 起 天 末”,
2、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3、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次一到节日,就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4、《山行》唐朝-杜牧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7、王维《观猎》的尾联出句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啼叫,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0、花开花落季相循。
1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唐·王维
15、(对句第三个字变成平声字,即“吹”救“不”)、
1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7、③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
18、一、简介:
19、题目有误,应该是拗救,有关这个文学概念解析如下:
2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1、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出塞》
22、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23、春风轻拂柳枝摇,
24、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这种情况,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乱随意变化的。这条规定可以用四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2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6、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27、我坐在窗前,望着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28、“回 看 射 雕 处”,
29、“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30、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所以“孤平拗救”就是在救句中的“三”“五”位置上补平!
31、王维(唐)
32、“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孤平拗救),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
33、唐·杜甫
34、“平 平 仄 平 仄”
35、“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36、七言绝句的古诗简单的七言绝句
37、绿草如茵满地春。
38、“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三拗四来救,一定要记得。”
3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0、《望庐山瀑布》
4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4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44、②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45、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风吹柳絮飞舞,绿草茵茵,百鸟争鸣,花开花落,四季循环有序。
46、以及杜甫的《咏怀古迹》之尾联出句
4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8、《赠汪伦》
49、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5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51、《绝句》
52、“庾 信 平 生 最 萧 瑟”,
5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4、二、有关这个概念的详解:
55、(对句第五个字变成平声,“无”救“万”)
5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7、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出现于六朝时期,成熟于唐代,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
5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9、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
60、如陆游《夜泊水村》的
61、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应补上一个平声,也叫“救平”,但注意补救的字不能在句末。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6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6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4、唐·杜牧
65、“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66、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7、百鸟争鸣啼枝上,
68、孤平拗救
69、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不见白头相偕老,只许与君共天明。
7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71、都属于这种情况。
72、《泊船瓜洲》宋朝-王安石
73、出句自救
74、一些特定的格式,如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是拗句的一种。但由于比较常用,自然跟一般拗句不同了。
75、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的首句:
76、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则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7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9、陆游《夜泊水村》的
80、《咏柳》唐朝-贺知章
81、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82、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83、《枫桥夜泊》唐朝-张继
8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5、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