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文案大全 > 孔子在学习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孔子在学习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孔子在学习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1、学思结合;

2、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别,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后天用知识熏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视人天资禀赋的客观区别而任意行事,否则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即为“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在实际教学中,孔子便遵循这一教育理念,对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3、即现在的“素质教育”。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全方位的来塑造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让其单方面发展。也不能只学习一技之长。

4、三是“有教无类”,这是孔子首先提出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富有与贫困,不分聪慧与笨拙,只要有心学习,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

5、即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6、四、因材施教。

7、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解读角度和理解,不一一赘述了。我认为,遇到问题最好从根本上找门径。纵观两千五百年对孔子的研究,归纳起来就一点,孔子教人们怎么做人!这一点,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他的《论六家旨要》中就有涉及。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就容易理解孔子的绝大多数言行啦!

8、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

10、在孔子看来,教育内容应广而全,不能约束在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学习各种内容。孔子说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学而》)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和德行。”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子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此六者谓之“六艺”。而对于品德的塑造,则孔子更是极为看重,他说“志于道,据于德。”即做人要立志于求道,要立足于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如果将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拿到当今来看,即为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六艺”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内容。

11、仁政思想;

12、即对于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地接受知识。

13、孔子在教育门下弟子时,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要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篇》)即“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让其获得知识,又让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还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正如其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即“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它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说明孔子注意到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须一定的火候,须恰到好处的点拨。孔子对弟子是持一种民主平等,鼓励欣赏的态度。

14、孔子在教育上主张: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

15、五、学思并重。

16、因材施教;

17、在孔子看来,“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的怎么样呢?”这是孔子在进行自我反思。作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在学习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学到的知识今天都掌握了吗?第二,孔子拥有勤奋学习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即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典籍,并且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学方面,孔子也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教授学生知识。

18、一是“仁者爱人”,提倡真正的无区别的爱。所谓“仁者爱人”,讲究的就是凡事换位思考,体谅关爱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9、在教育过程中,他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循循善诱又诲人不倦。

20、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教无类;

22、三、全面教育。

23、孔子对教育的主张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态度,在学习的方法上要循序渐进和坚持不移,并一以贵之。孔子还提出了“温故知新”、“不备不启,不排不发”、“举一反三”、“学思结合”、“见贤思齐”等非常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点。

24、自省自觉。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25、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应按照贫富贵贱、门第高低来区分对待,应一律平等。同时,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26、孔子办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属于开放办学。在面对如何选择学生这一问题上,孔子采用“有教无类”的仁爱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论语*学而》)。即“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没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说,孔子选择弟子不分贫富,不论门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便教授与你。同时无论你品德优劣与否,只要拜在我的门下,我便以“仁”、“爱’启发引导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九岁。

27、即孔子注重启发学生先自我思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与“思”结合起来。

28、一、有教无类。

29、二是“克己复礼”,这实在是修身做人的尊严。“克己”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这里说的“礼”是指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孔子强调的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

30、孔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热爱学习的人,他曾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来自勉自己,他还提倡学习要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在学习和态度上有哪些主张

31、孔子本人更是因“好学”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这正是孔子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

相关推荐:

终身学习的诗句-131句优选 emoji表情怎么才能在QQ里全显示出来【精选31句】 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教师师德【优选96句】 风在大树上走过造句-集合51句 羊皮卷好好学习句子-53句优选 飞越疯人院大侦探是在说哪些社会事件【优选3 被子在前面造句一年级优选71句 在微信上一分钟打动客户话术-集锦34句